若尔盖湿地近地表气象要素分析(3)

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的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向上长波辐射达到峰值的时间略滞后于向下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的日变化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的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向上长波辐射达到峰值的时间略滞后于向下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的日变化趋势与向下及向上短波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近。

由若尔盖湿地感热通量值的日平均和月平均变化图(图略)可知因晚上近地表温度要高于地表温度,故感热通量值中存在负值最大值,7~9月感热通量月平均值分别为43.4 W·m-2、51.1W·m-2、20.4 W·m-2,九月值明显较小。由若尔盖湿地潜热通量值的日平均和月平均变化图(图略)可知,该时间段内潜热通量的最大值为59,531.3 W·m-2;与感热通量同理的,潜热通量晚上也出现了负数。

理论上讲,感热和潜热是发生于地气界面上的输送量,感热通量是由于湍流运动从地面向大气输送的热量通量,潜热则是由于水汽相变过程向大气传输的热量输送,当二者值为负值时的状态是大气向地表传输能量;由于地-气之间的潜热通量值与感热通量值相差很大,故可以得出若尔盖地区以潜热输送为主要能量输送路径。

average and monthly mean changes of long-wave radiation from July to September in the Zoige region in summer 2015图10.若尔盖地区2015年夏季7~9月向下长波辐射日平均及月平均变化图

average and monthly mean changes of upward long-wave radiation from July to September in the Zoige region in summer 2015图11.若尔盖地区2015年夏季7~9月向上长波辐射日平均及月平均变化图

4.结论

本文利用2015年夏季七、八、九月份若尔盖地区观测数据对若尔盖湿地区域近地表气温、土壤温度、近地表相对湿度、土壤湿度、近地表辐射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近地表及地表温度特征:夏季气温日较差不稳定,其最高温度出现在 17:00~20:00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8:00左右。土壤温度的日较差比近地表气温的日较差要小,土壤较深层的温度极值出现时段相较于浅层有明显滞后。且其日变化趋势呈准正弦特征。

2)近地表及地表湿度特征:相对湿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其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趋势相反,于日出前达到最大值,太阳高度角最高时达到最小值;由于渗透作用,深层的变化时段比浅层滞后,土壤湿度下降斜率小于较浅层,折线的波动也较小。

3)风向特征:若尔盖地区7~9月风向以南风为主,7月份风向约在11:00由东南风转西南风,8月份在08:00左右风向开始转变,风向由西北风向东北风转变,8月的风向平均变化时间较7月提前,9月风向无明显昼夜变化。

4)地表辐射特征:若尔盖地区夏季向下短波辐射的数值明显大于向上短波辐射,二者日变化呈单峰型,日出后逐渐辐射增大直至峰值后辐射渐渐减小,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的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向上长波辐射达到峰值的时间略滞后于向下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的日变化趋势与向下及向上短波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近。

5)地表辐射特征:若尔盖地区夏季向下短波辐射的数值明显大于向上短波辐射,二者日变化呈单峰型,日出后逐渐辐射增大直至峰值后辐射渐渐减小,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的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向上长波辐射达到峰值的时间略滞后于向下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的日变化趋势与向下及向上短波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近。此外,若尔盖地区以潜热输送为主要能量输送路径。

[1]安雅.保护“地球之肾”挑战与机遇并存[J].林业经济,2007(20): 106-107.

[2]宋长春.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湿地科学,2003,1(2): 122-127.

[3]张旭辉,李典友,潘根兴,等.中国湿地土壤碳库保护与气候变化问题[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4):202-208.

[4]Poiani,K.A.and Johnson,W.C.(1993)A Spatial Simulation Model of Hydrology and Vegetation Dynamics in Semi-Permanent Prairie Applications,3,279-293.

[5]高洁.四川若尔盖湿地退化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6(4): 48-53.

[6]汪学华,田昆.若尔盖湿地研究进展[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6): 104-110.

[7]强皓凡,靳晓言,赵璐,卢泽华.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近 56年若尔盖湿地干湿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1): 172-177+182.

[8]何奕忻,吴宁,朱求安,等.青藏高原东北部 5000年来气候变化与若尔盖湿地历史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34(7): 1615-1625.

[9]梁霄,靳晓言,强皓凡.若尔盖湿地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J].节水灌溉,2018(8): 47-53.

[10]马骅,王义飞,李肖夏,宁宇,赵娜娜,武高洁,索郎夺尔基.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9): 31-34.

文章来源:《中国辐射卫生》 网址: http://www.zgfswszz.cn/qikandaodu/2021/0303/442.html



上一篇:可见光之于生命
下一篇:文眼传记类文本教学努力攻坚的据点

中国辐射卫生投稿 | 中国辐射卫生编辑部| 中国辐射卫生版面费 | 中国辐射卫生论文发表 | 中国辐射卫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